平時多了解、掌握一些防雷常識,就可以在雷電發(fā)生時做出相應的防范和規(guī)避。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雷電吧。
雷電的形成:
雷電是發(fā)生在對流層中大氣或云塊在氣流作用下產生異性電荷的積累使某處空氣被擊穿,電荷中和產生強烈的聲、光、電并發(fā)的一種物理現象,通常是指帶電的云層對大地之間、云層與云層之間、云層內部的放電現象。
雷電產生的效應:直擊雷(熱效應、電效應、機械效應)
感應雷(靜電感應、電磁脈沖、電磁感應、雷電反擊)
雷電的危害:
雷電災害是目前世界上十大自然災害之一,雷電災害的損失包括直接的人員傷亡和電子設備受損、供電故障、火災爆炸、建構筑物受損事故造成的財產損失,以及由此衍生的經濟損失和不良的社會影響。
哪些地方更容易發(fā)生雷電?
雷電活動隨著地理緯度的增加而減弱,濕熱地區(qū)雷電活動要多于干冷的地區(qū)。從地域上看是,南方多于北方,內陸多于沿海,山地多于平原,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是,土壤導電性差的地區(qū)雷電活動較弱。
在山區(qū),山的南坡落雷就多于北坡,靠海的一面山坡多于背海的一面山坡,山中局部平地落雷多于峽谷,同時,風暴走廊與風向一致的地方,或者是順風口的地方也容易落雷。地下埋有金屬礦藏的地區(qū)也容易落雷。孤立高聳的地物,如電線桿、鐵路、架空電線以及避雷針、避雷線、避雷帶等,這些都是雷雨云放電的最佳通道。
皖公網安備 34019202000010號